一 、国民党军实行“南攻北守,先南后北”的进攻计划
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后,全力向各解放区进攻。但由于遭到解放 区军民的有力反击,其有生力量已有很大削弱,在1946年7、8、9的3 个月内,其正规军被歼25个旅。国民党军虽然占领解放区100多座城市, 但因战争逐步深入解放区,占领地区扩大,战线延长,投入守备的兵力 不断增加,因此能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逐渐减少,战线长与兵力不足之 间的矛盾日趋突出,既不能从关内抽调兵力增援东北,更无法实现其在3 个月到6个月内解决关内问题,然后再解决东北问题的计划。9月,蒋介 石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,进一步谋划对各解放区的进攻策略。国民党军 参谋总长陈诚于庐山军事会议以后直飞沈阳,召开东北国民党军高级将 领会议,根据东北国民党军兵力不足,无力对南北满同时发动进攻,以 及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对沈阳威胁较大的现实情况,制定了“南攻北守, 先南后北”的方针与计划,即在南满采取攻势,在北满暂取守势,首先消灭东北民主联军南满主力,占领南满解放区,切断东北解放区与华北 解放区的联系,阻隔东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海上通道,解除后顾之忧, 等待关内抽兵增援东北,再全力转兵北上,夺取北满解放区,占领全东北。
1946年6月至9月,东北国民党军利用休战期间整顿补充后,计 有正规军8个军25万人,连同地方团队,共约40万人,配置于西起农 安、东至吉林沿松花江以南广大地区。其具体分布是:新6军及第60军 第184师(起义后重建)一部位于海城、大石桥地区,第52军位于辽阳、 本溪、营盘地区,第207师(辖3个旅,相当于军)位于西安地区,新1 军新30师位于梅河口地区,第60军第182师位于海龙地区,第71军位 于郑家屯、八面城、抚顺地区,新1军(欠新30师)及第60军暂21师 位于长春、吉林地区,第93军位于锦州、阜新、朝阳地区,第13军位 于热河境内。在进攻准备就绪后,依靠其兵力和技术装备上的优势,于 10月初开始实施“南攻北守,先南后北”的作战计划。东北战场休战4 个月,战火又以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而重新点燃。
二 、东北民主联军迎击国民党军进攻的方针部署
在东北休战期间,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多次电告东北局、东北 民主联军,对蒋介石假和谈、真备战的阴谋,要保持高度警惕,严防国 民党军进袭。就在6月6日国共两党代表达成东北休战15天协定的当日, 中共中央军委致电东北局和林彪等人,指出:“我东北民主联军各部应利 用此十五天时间,休息补充,提高士气,准备再战。在十五天内,如国 民党遵守协定,停止进攻,则我亦应遵守协定,停止军事冲突,但须严 防敌军进袭,不要松懈警惕性。”6月22日,中共中央就国共和谈一旦破 裂时,准备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问题电示东北局,转各分局,各省委,各 纵队,指出:“蒋介石为着完成进攻准备,延长休战八天至三十日止。'“你 们现在即应准备于谈判破裂时,动员全党全军克服任何动摇犹疑恐惧心 理,利用我方各项有利条件,紧紧依靠群众建立根据地,粉碎国民党的 进攻。”6月30日,中共中央又指示东北局:“(一)蒋介石在各方逼迫下明日起继续停战。(二)望利用此时机加紧进行军事、政治、群众工作各 方面之准备。(三)敌不攻我,我亦不攻敌,保持平静。(四)克服党内 一部分同志的恐惧心理,准备持久战争。(五)提倡自力更生,不要倚赖 外援。”7月21日和8月8日,中共中央根据国民党军正在全国大举进攻 的情况,两次电示东北局,要求“东北方面在八九两月内仍应保持平静, 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,但同时须准备于一个月后能作战”。“你们须积极 准备作战,务于八九两月准备完毕,待命行动。”
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, 采取有效措施,从各方面做好迎击国民党军新的进攻的准备。6月12日, 东北民主联军发出《南满任务及东北斗争方针》的指示,明确指出:“东 北的斗争我们虽一方面力求争取和平,但应以百分之九十九的准备作艰 苦的、持久的战争打算,切不可存侥幸的和平心理和侥幸的以一两个恶 战解决问题的心理。我们斗争的根本方针应当依靠乡村的广大农民群众, 坚决实现清算减租分地的斗争(分地是最主要的)。只要能真正的争取了 广大的农民群众和一般的群众,则万一城市失去,则我仍能坚持斗争, 待候国际国内有利的形势策应。”“今后主力兵团的作战方针,是避免打 大的阵地战和大的运动战,而应当打中、小规模的运动战。”“地方部队 则应作广泛的游击战争和组织民兵。”指示要求南满部队“应迅速加紧补 充休整,准备对付敌之新的进攻',并“须作防敌夺取安东、通化的作战 准备”。7月1日,东北局向各分局发出指示,指出:“在政治上广泛发动 群众,以各种方式参加斗争和战争。军事上采取运动战、游击战为主的 方针去战胜敌人。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,暂时放弃一些地点,以便造成 敌人的分散,以便我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人。”8月29日,东北局发出《关 于补充主力加紧作战准备的指示》,明确指出:“在东北,由于国民党的 兵力不足,仍保持暂时休战的状态,但暂时休战时间是很短的(一个月 或一个半月),敌在进攻热河之后,即将进攻东北。我东北全党全军必须 利用此机会,以百倍的警惕和努力,加速根据地的创造,大量发展群众 武装,巩固地方部队,充实主力兵团,以树立长期斗争的可靠基础。并准备粉碎反动派在东北新的进攻。”9月19日,东北局发出《关于准备粉 碎敌人进攻的指示》,强调指出:“各级党对目前情况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, 对伴随战争而来的各种严重困难有足够的估计,准备过长期的内战生活。” 指示要求“各军区必须争取时间,迅速完成补充主力的计划”;“各工作 团应加速发动群众';“后勤财经部门应以最大力量,组织交通运输,保 证前线供给'。
针对国民党军的战略企图,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认为,坚持南满, 加强南满根据地建设,是打破国民党军“南攻北守,先南后北”企图的 中心环节。于是提出了坚持南满,巩固北满,南、北满紧密配合,集中 兵力放手打击国民党军的作战指导方针。为此,确定第3、第4纵队和 3个独立师坚持南满斗争,其余主力大部集中在北满地区,伺机南进配 合南满部队作战。在作战指挥上,要求各部队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《集 中优势兵力,各个歼灭敌人》的指示,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, 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,先打中、小规模的运动战,不进行大 的防御战与进攻战,集中优势兵力以八九个团(营)打敌一个团(营), 确实运用“一点两面”“三三制”和猛打、猛冲、猛追的“三猛”战术, 反对分兵防御和同时进攻数个目标。同时坚决坚持地方工作和敌后游击 战争,配合正面作战。
10月19日,林彪、彭真、高岗、陈云就目前东北情况与工作方针 问题向中共中央军委作了报告,提出'我们在东北斗争的方针,是第一 步力求站住脚……首先巩固现有的地区,在将来则推广现有的地区,并 准备将来在军事上渐渐转到平衡的地位,进而转到优势,并形成对全国 的影响”。11月1日,东北局发出《对南满战略任务的指示》,明确指出: 以“能歼灭敌人的仗就打,不能歼灭敌人的仗就不打”作为行动最高原则, 目前的任务是“削弱与抑留敌人,保存自己,坚持根据地”。故应注意休 养,补充兵力,提高士气,竭力避免不必要的调动,以免疲于奔命;应以 足够的兵力分散去恢复敌后的乡村工作与剿匪,同时控制足够兵力,专 歼灭敌一营左右分散活动的小部队;应动员与发动所有地方部队与群众,主力亦须力求参加破坏敌之公路、铁路,使敌难于前进与后撤。“目前长 春北部空虚且距结冻期不远,我拟乘此际集中大力向南出击敌人。目前 你们应极力削弱与滞留敌人,无论如何必须完成这一抑留敌人的战略任 务,以便我军歼灭北面之敌,并继续向南进攻。你们更须准备敌向南满 抽兵北上时,猛力歼灭敌人。这是整个东北战略形势上极端重要的一着。”
为加强对南满斗争的统一领导,10月31日,东北局决定派东北局副 书记、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陈云和副总司令萧劲光到南满工作。11 月4日,中共中央决定陈云任南满分局(亦称辽东分局)书记兼南满军 区(亦称辽东军区)政治委员。12日又决定,萧劲光任南满军区司令员, 萧华任南满分局副书记兼南满军区副司令员、副政治委员。为便于统一 指挥东北全境作战,东总决定由林彪、刘亚楼、谭政等组成精干的指挥 班子(罗荣桓因病于1946年7月赴莫斯科治疗,1947年5月回国),进驻哈尔滨以南的双城县。各部队根据以上方针、部署,从思想上、组织 上以及其他方面积极进行了迎击国民党军进攻的准备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